Google+ 生物產業機械: 桂竹筍剝殼機

Thursday, May 03, 2007

桂竹筍剝殼機

.農委會桃園場 謝森明.

一、前 言

台灣竹林總面積高達148,000 ha,其中約60%是桂竹林。早年台灣農業生產及工商建築多仰賴竹材,因此,竹林多以生產竹材為主,但因近年工商日益發達,建築資材及技術亦不斷的進步,因此,新的資材逐漸的取代竹材,使得生產竹材已毫無利潤可言,在中低海拔的竹林,均紛紛改以生產桂竹筍為主,除少部分直接提供生鮮蔬菜用外,大部分均加工製成桶筍後供應全年銷售。

桂竹筍採收後不論是提供鮮食或加工,為保持竹筍脆嫩品質,必須帶殼運往加工廠,在殺菁蒸煮前才剝殼。而竹筍剝殼工作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及時間,且桂竹筍產期集中數量龐大,往往因為雇工不易,竹筍停放時間太長致使品質變劣。本場為解決桂竹筍加工剝殼問題,自民國87年7 月起開始研製桂竹筍剝殼機,但因初期研製的剝殼機,分成供筍部及剝殼部兩部分,機體較大,且剝殼率及工作效率均低,未達實用階段,故再繼續研製改良桂竹筍剝殼機。

二、機械設備

本剝殼機採用人工供筍,以筍尖向前連續進料輸送與剝殼方式設計,其剝殼流程如圖一所示。剝殼動作分成四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筍尖前處理,第二個步驟是將竹筍外殼縱割兩條割痕,第三個步驟乃前段剝除動作,專剝除竹筍左側筍殼,第四個步驟為後段剝除動作,專剝除竹筍右側筍殼。研製組裝完成的桂竹筍剝殼機全長200㎝、寬50㎝、高170㎝,主要機構由下列六部分所組成:(一)電控箱包括無熔絲開關、可程式變頻器、4個定時器、3個過載電驛及3個繼電器所組成。(二)筍尖前處理機構包括傳動齒輪及鏈輪、碟形剪切刀及筍尖撥入齒輪所組成。(三)輸送輪組由10個直徑90㎜的V形橡膠輪及5個直徑70㎜的壓輪所組成。(四)縱割刀由直徑45㎜轉速266 rpm之上下碟形刀所組成,裝設如圖二所示。(五)筍殼導入板由觸動板、感測器、電磁閥及導板所組成。(六)筍殼捲軸由4支直徑40㎜長150㎜轉速198.32 rpm的橡膠捲軸所組成。全機外貌如圖三所示,剝殼情形如圖四所示。

筍尖鋸切  筍殼縱割  剝左
側筍
殼  剝右
側筍


圖一 剝殼流程圖

三、結果與討論

試驗結果得知,直徑3-9㎝,長度35-90㎝之桂竹筍,其剝殼率可達96%,每小時可處理1410支,約等於600㎏,又筍莖重佔竹筍全重量的53.25 %,筍殼重佔46.75 %,結果如表一所示。本機之剝殼過程已達連續一貫動作及作業順暢的目標,然因筍尖長有小葉,影響觸動器及電磁閥吸引時間之準確性,導致4%的竹筍未能剝殼。本機目前尚缺少集筍及筍殼排出處理機構,今後除將繼續研製集筍及筍殼排出處理機構外,並將研發自動進料機構,使桂竹筍殼作業可以達到完全自動化之境界。
(作者連絡電話:03-476821

圖三 剝殼機全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