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機工業發展之淺見
.經濟部工業局組長 顏平和.
〔編註:本文為本中心於2002年8月14日在台中市福華大飯店舉辦『台灣農機工業永續經營發展策略座談會』時經濟部工業局顏平和博士講稿摘要。本次座談會參加人員計有產官學界共卅餘人〕
本人很榮幸受邀參加此次座談會,本人在雲林鄉下長大,從小即下田幫忙農事工作。有關播種,插秧,駕駛牛犁和耕耘機與噴藥機的操作,或多或少累積一點淺薄的經驗。因此本人今天來參加農機業界的座談會,頗感親切。
台灣過去三十年來,由於人力的短缺,促使農業機械有發展的空間。以稻作為例,其操作已幾乎達到百分之百機械化的程度。在台灣到處可看到插秧機,聯合收穫機,稻穀乾燥機和自動化低溫倉儲設備。茶園也可看到一些機械化採茶機械,在果園也可看到一些採果機及選果機械。中南部地區有很多農機工廠,相當於台灣農機工業的大本營。過去,農委會有很妥善的農業機械化推廣與教育措施及經費來幫助農機普及化,台灣農業機械化的成就農委會及過去的農林廳的功勞不可磨滅。
目前雖然台灣農業機械略有飽和,大規模的生產製造工廠較少,然而農業機械化仍然對台灣未來農業的永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以下僅提出個人幾點淺見,供農機業界規劃永續發展的參考。
一、在既有的基礎之下,創新產品
過去三十年來台灣農機公司累積深厚的製造、經營和販售的基礎。目前宜在既有的基礎之下,運用先進的科技,研發新型產品。以腳踏車為例,早期一台腳踏車,售價新台幣一千五百元,但目前製造工廠運用新材料,新技術,研發高級腳踏車外銷,每台可賣到美金三千元。所以農業機械的研發工作應跟隨時代潮流,引進新科技,開發新穎高價的產品,提升農機整體產值。
二、積極推廣農機外銷市場
台灣的農業發展及產品深受國外所肯定。未來宜積極拓展農機外銷市場,耕作用農機具銷售對象可以農業國家為主,例如中國、東南亞、中南美洲;休閒庭園用農機具銷售對象可以已開發工業國為主,例如美、歐等國。在拓展外銷的過程中,廠商間宜共同合作採取策略聯盟方式。
三、配合政府政策,進行產業升級
過去工業局有很多技術升級及輔導的計畫,歡迎農機廠商前來申請。工業局與農委會的配合,宜再加強,採取上中下游分工的方式,來促進農業機械的永續發展。工業局主要工作之一為輔導農機工廠,提升其技術與產品品質,增強其產品競爭力。有關工業局的業務資料,會後將提供給農機公會參考,如需工業局代勞的地方,歡迎隨時到工業局查詢。
(作者連絡
電話:02-2754125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