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台灣農業機械化(14)
.本中心顧問 彭添松.
脫胎換骨的茶園與茶作機械化
茶與甘蔗同被歸類為許多特用作物之一,在台灣茶的重要性由栽培面積及經濟價值而言,可能僅次於甘蔗。兩者的種植面積歷年來都同樣走下坡,算是難兄難弟了。
茶樹屬多年生之常綠喬木或灌木,其壽命常有高達百餘年者,不過其經濟生長樹齡大致上為五十年左右。在台灣何時種植茶樹已不可考,大概可溯至三、四百年前由福建移民來台開始吧。四十年代茶園面積約有四萬公頃,進入五十年代降至三萬五千公頃左右,六十年代又下降,每十年約降五千公頃,到八十年代僅剩兩萬公頃之譜。
我們每天吃飯也喝茶,不過一般人尤其農業人對於稻作較熟悉,所以我們把水稻歸類為普通作物,而與特用作物有所區隔。對歸類為特用作物的茶作就陌生許多了。老實說,我也對平地的水田自小耳熟能詳,而對山坡地的茶園於爬山郊遊時才會看到茶園景色,聽到採茶姑娘的歌聲外,所知確實有限。
民國四十七年,我與台大同事梁桐助教(現任夏威夷大學教授兼系主任)承農復會補助計畫下,進行「台灣主要十一種農作物栽培所需工時的調查」,其中茶園經營最耗工、費時者為採茶作業,約佔總栽培成本的一半以上。如前述,我於五十四年到農復會服務,首先推動稻作機械化,同時也留意其他作物栽培的機械化工作。有一次訪問平鎮茶業試驗分所(茶業改良場前身),由吳振鐸所長簡報中初步瞭解台灣茶作的全貌。當時台灣農村已逐漸感到人工缺乏的壓力,據稱採茶姑娘逐漸變為採茶徐娘,甚至陷入雇工困難的窘境,自然採茶工資上漲許多。當時我提議要推動茶作機械化,並以機械採茶來取代人工採摘為首要目標。當場大部分茶葉專家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採茶一定要「一心兩葉」以保持茶葉品質,機採顯然無法達到此要求。好在吳所長持正面肯定態度,並囑該所常昭鳴課長(台大畢業學生)跟我一起進一步評估。
如前述,台灣農業機械化事業得天獨厚,可參考日本的發展經驗而減少我們暗中模索所需精力。當年,日本茶農已開始使用採茶機,因此我們很快獲得結論,台灣茶業必將步其後塵。為方便採用機械採茶,首先遭遇的瓶頸為茶樹的栽培與管理須予以改變配合,即為提高機採效率,宜培養茶樹呈採摘平面。慣行法為窄行寬株方式種植,茶樹各個獨立呈半球型樹叢,即使利用採茶機,使用時宛如「理髮」般,工作效率仍無法提升。為此,我於五十五年向農復會研提「衰老茶園更新計畫」,當更新種植茶苗時,採行寬一公尺半,縮小株間為五十公分的定植法。
據農林廳調查,當時台灣衰老茶園(樹齡超過五十年以上者)大約佔茶園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我研提試辦十公頃的更新計畫。當年美援剛停止,不過農復會三位委員中,仍有一位美籍委員為郝夫曼先生,中國籍則為沈宗瀚主任委員和蔣彥士委員。委員會審查各項年度計畫時,我被找去說明並備詢,郝委員提問為何試辦要十公頃,一公頃就可以了吧?據說,郝委員本來為準備結束農復會業務而留台的最後美籍委員,心態上可能保守些,甚至能省經費就節省一些吧,當然這是我的猜測。好在被詢前我已有些心裏準備,我首先以台灣衰老茶園主要分布於台北、桃園、新竹三縣,各縣情況不儘相同,且茶樹為長年作物,宜分散同時試驗,其結果才可作為統計的具體數據,再說,計畫下需購置些設備,如三十五馬力履帶式曳引機一台、挖溝機等,試驗一公頃與十公頃所需經費相差無幾云云;蔣委員說茶業在台灣農業中所佔重要性仍不能漠視,沈主委點頭同意,郝委員也就不再追問下來,算是審查通過,我宛如學生通過英文口試被解放一般。郝委員返美後,農復會並未結束,美國政府另派畢林士博士來台,還好其後我再也沒有被叫去問過話,不過每年研提計畫一律仍得採用英文書寫,一個中國機構僅僅為一個美國委員,大家都得用英文來溝通,真是苦不堪言,當時農機技正僅我一人,上無可推卸者而下又無幫手,每位技正人手一台英文打字機,真是一切DIY了。
衰老茶園更新計畫,由五十六年度開始,首先在台北和新竹兩縣各選出兩公頃半,桃園縣五公頃共十公頃,參加茶農十六戶。第一年度一切費用,包括﹕拔除老茶叢、翻犁工作所需油料和工資、運費等均由計畫項下負擔外,又因茶農初次對更新工資缺乏信心(因更新期間無採茶收入),乃由農復會補助每公頃一、五00元予以鼓勵。另外,農林廳茶作科林復科長也很配合,每公頃補助一四、OOO株茶苗,再由當地縣政府配合補助每公頃NPK共七00公斤的肥料。由此可見,當年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動和合作的一斑,也顯現大家對更新衰老茶園殷切的需求了。在該計畫下,農民則須同意於翻犁後放置茶園休閒五個月,並自行播種綠肥,又於種植茶苗前茶農同意施堆肥每公頃一四、000公斤等。由於各相關單位的良性合作,加上茶農的密切配合,第一年度就獲得好評,第二年度起更新面積提高一倍為二十公頃,但一、五00元補助費則取消了。
該計畫連續執行四年,更新了七十公頃,參與茶農戶達八十二戶之多,試驗兼示範地點分布於北台灣主要茶區,包括淡水、三芝、林口、龜山、龍潭、關西等六鄉鎮。更新後的茶樹成長良好,茶園不再是無數小樹叢的點滴而呈無數條狀的綠色龍,吸引鄰近茶農參觀稱羨不已。從此,茶農大眾自行仿效更新衰老茶園,使台灣茶園脫胎換骨,面貌一新了。隨著更新茶園的進展,採茶機械化也很快地普遍化,除了極少數高山茶,現在再也聽不到「一心兩葉」的神話了吧。以上衰老茶園更新工作,除了吳所長、林科長等茶業專家領導與支持以及地方政府的配合外,執行計畫的常課長、徐英祥秘書的功不可沒,同時他們的工作伙伴多人從事於田間工作更是倍極辛苦,他們是林仰峰、王家駿、李清柳、張必富(台大農機僑生)、鍾光勝、劉盛政、葉正男、張松男、林六喬、陳盈孔、張健夫等人都流下不少汗水,也在茶作機械化的軌跡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腳印了。
隨著茶園的更新,各項茶園管理有利於機械化作業的環境陸續形成,自五十年代末期起,除機械採茶外,剪枝、中耕除草、施肥、病蟲害防治、灌溉、深耕等機械化作業頗有進展。如以推廣機械採茶為例,僅以三年時間在冬山、坪林、名間茶區即推廣九十%以上茶園改用機械採茶可見一斑。又近年來,隨著茶作機械化的進展,採茶後處理、製茶、選茶等機械化、自動化亦在茶業改良場的努力下進步迅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