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台灣農業機械化(3)
.本中心顧問 彭添松.
走的農業蛻變為坐的農業
上述計畫表面上以失敗收場,惟當地地方政府與農民組織,後來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推動工作,翌年我再訪該地時,有一位鄉公所的課長欣然面告稱:「農民都能按當初理想合作無間,大型曳引機照常運作,當初計畫並未完全失敗。」至少我當時已能確認大型曳引機可勝任在水田中作業,乃於61年向農復會研提計畫補助台中縣新社鄉的農林廳種苗繁殖場成立「農機代耕中心」,並獲得該場莊紓場長及游祥芳股長等農機工作同伴的支持與合作。據該場報告,該代耕中心於61、62兩年內代耕面積高達3千多公頃。62年中期,該場為配合雜糧增產政策而業務繁忙,乃獲得台南棉麻試驗分所季景元所長的同意,將大部分代耕機具移交給該分所,由陳梯全主任等農機伙伴執行代耕工作。由於棉麻事業在台灣日漸萎縮,該分所業務縮小甚至準備關閉,因此,農機人員可全力投入代耕工作而成果斐然。其後在農復會(農發會)、農林廳等輔導下,在民間紛紛成立5、6百處代耕中心,目前仍有400多處,而每年進口千台的大型曳引機,儼然成為代耕主力了。這是後話。
話說回頭,利用大型曳引機搭配迴轉犁從事稻田代耕示範之初,農民看到如此龐然大物時,非但不接受代耕,連進入其田區都遭到拒絕。不得已,只好採取利誘措施,首先免費,緊接著僅收一半代耕費(如當地耕耘機代耕每公頃收費兩千元時僅收一千元)的辦法來引起農民興致。未想到此辦法奏效,不久申請代耕農民應接不暇,很快地耕耘機代耕業者跟進,逐漸可看到水田裏大型曳引機的影子了。更未想到曳引機逐漸淘汰耕耘機,一如過去耕耘機取代耕牛一般。很無奈的是,此舉影響了國內耕耘機的產銷,當景氣鼎盛時期每年產銷耕耘機曾高達一萬台以上,曾幾何時每況愈下,最近已降到數百台之譜,風光一時的台日合資工廠不是關廠就是淪為進口曳引機等農機以求生存了。由農業或農業機械化的立場,採用高效率農機以降低生產成本俾利農民和農業,這是很無奈的結局吧。
這種在台灣成長而成功的代耕制度所用的農機,包括整地、育秧、插秧、收穫、乾燥等作業所需農機和設備均往大型化、高效率化發展,可惜大部分國內農機製造業者,除了乾燥機製造廠外卻未能把握此脈絡,未能跟上時代潮流,而自廢武功至為可惜。不久前,造訪三久公司時,該公司林榮郎董事長感嘆曰:「政府推展農業機械化是成功了,但國內農機工業卻未能繼續成長受益。」
綜合言之,由專業代耕者採用大型化農機,包括:曳引機、乘坐式插秧機、聯合收穫機等都能讓農民坐著操縱,台灣農民已由走的農業邁入坐的農業領域了。
一九七O那一年
如前述,早年台灣農業人口眾多,無人敢提出以機械力取代人力的建言。因此,首先以精耕增產需要而補充畜力不易為由,才產生引進機械力來補充畜力不足的考量。甚至有人提出為未來光復大陸之需要而推行農業機械化的儻論。
曾幾何時,台灣經濟隨著三、四次成功的國家級「四年經濟建設計畫」,而使台灣由農業為主體的經濟邁向工商服務業為骨幹的結構,農業勞力大量向工商業或都市遷移,因而農業逐次陷入勞力不足與老化的窘境。如前述,農業就業人口由四十年代佔總就業人口的60%以上而逐年降低,不過實質上農業就業人數卻未減反而仍微幅增加。一直到1970年(民國59年)農業就業人口不但百分比降至36.7%,而實質就業人數亦開始由最高峰下降。
那一年,剛巧國內開始推廣插秧機、聯合收穫機,而國產箱式乾燥機研發成功的一年。這些農機完全以取代人力為主而與畜力無關了。
那一年是台灣推行農業機械化關鍵的一年。
那一年,中央為振興農業與農村,訂定「現階段農村建設綱領」採取一連串有效行政措施;又鑒於為確保農村勞力為首要考量,通過實施「加速推行農業機械化方案」為第一個四年計畫的一年。
那一年,政府過去似乎已累積些財富,財政稍寬鬆,首次由中央撥款直接對農業的投資,乃有現階段農村建設綱領的行政措施。由農復會運用中美基金一肩挑起台灣農業改良計畫的時代則幾近尾聲了。
「現階段農村建設綱領」之提出始末
事實上,那個時候由於美援已停止數年,農復會只能小心謹慎地運用極小部分中美基金孳息(大部分由經濟建設委員會運用於工商業投資)。故農復會主管長官在已捉襟見肘之際,聽說有一次被通知指派代表到立法院備詢。因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那位代表向立法院老委員們報告了農業的重要與窘境,同時說明農復會努力改良農業的成效,大獲老委員們的同情與讚賞;不過最後被詢及農復會尚缺多少經費時,他可能心慌脫口而出大約需一億元,逗得老委員們哄堂大笑,這簡直是小事一樁,當場一致同意。不過這是好的開始,乃有接著「現階段農村建設綱領」的提出。如當時那位代表獅子大開口嚇倒老委員們,不知結果演變成何種局面了。從此以後,農復會每年編列預算申請經費,主任委員才開始也如同其他政府部門的首長們需率隨員出席立法院備詢。不過據說農業預算所佔中央總預算比率實在太小,加上沈主任委員以浙江老鄉音報告,常常語焉不詳,弄得老委員們摸不著頭腦,只好每年都輕易照案過關,這是後話。
話說上述農村建設綱領的研提方案,自然落到農復會技正們的頭上,雖然經濟部下設有農業司,但其組織規模太小無法勝任,故針對該綱領分別由各領域專家研提方案。事實上,當年農復會確實扮演了農業部般的功能,只是無行政指揮權,對各級政府自然無管轄權,不過技正們都以專家自居,宛如導航者的地位,也倍受相關單位和農漁民們尊重,因此推行業務頗為順遂,比起民主化後的現在更能發揮行政效率。
「加速推行農業機械化方案」拔得頭籌
在上述綱領下,我最先研提「加速推行農業機械化方案」四年計畫,第一年需農機低利貸款基金三億四千萬元,另加四年農機補助款等需一億元。當然其他各領域技正也相繼提出方案,如土地重劃方案需兩百多億元,水土保持、畜牧業、漁業等所提預算都幾近天文數字,農復會當局一時不知所措,結果只好最優先推出「加速推行農業機械化方案」首先獲得行政院通過。該方案要點摘錄如下:
總方針:暫以45萬公頃耕地為目標,預定於四年內次第達成機械化作業,並運用台灣農業高度集約經營及多季生產作物基礎,按照農業環境與農業產品分布狀況,鼓勵每一區域專業化農產品之發展,並促進區域企業化經營,以提高農業投資效益,增加農民所得。
農機推廣目標:預定於四年內共推廣各類農機12萬台,除以耕耘機為主外,並鼓勵農民大量採用插秧機、聯合收穫機、動力割稻機、切草機等新型農機具。
降低農機成本:輔導國內農機製造廠降低生產成本,減低出售價格,提高農機性能及加強辦理保養修理服務。核准進口之製造農機零件比照漁船引擎進口辦法免徵關稅。農機用油亦按漁業用油予以優待,將其差價專戶提存,作為農機推廣費用。
農機資金籌劃:估計四年中,共需貸款資金最高額約為新台幣15億元,除在國內盡量籌措外,擬向國際金融機構申請貸款。國內由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糧食局及農復會等機關分別籌措。
加強農機推廣服務:增設鄉鎮農機推廣服務機構,鼓勵民間共同購買農機並舉辦代耕代營業務。同時輔導民間農用航空作業之發展。
加強農機試驗研究與訓練:籌設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從事於基本研究與發展適合於台灣之各種農機,並協助台大農業工程系農機研究所及各農機試驗單位,羅致及培養人才與充實設備,其經費由國家科學指導委員會協助,同時加強農民使用機械訓練。
農機與其他農業措施之配合:推廣農機時與土地重劃、農田水利、改良技術綜合示範、共同經營等各項措施,相互配合辦理,以收更大效果。
配合農機推廣設置現代化農業經營實驗區:依農業環境及農產分布狀況,選擇適當地點設置各種現代化農業經營實驗區,以推行農機為主,配合其他各項農業改良措施集中改進,作為現代化農業經營之範疇。
推行機構之組設:由經濟部、農復會、會同省政府及有關機關組織推行委員會,並由經濟部擔任召集人。
以上方案中最重要的為籌措資金問題,當年研擬該方案需15億元,尚且需擬向國際金融機構申請貸款,何況研提以百億為單位的方案,長官們的頭疼可想而知了。事實上,當年我們仍為聯合國會員國,政府為此確實向世界銀行提出申請農業機械化資金貸款,該銀行派數位黃、黑、白評估專家來台,我奉命陪同他們由北到南考察一番,結果好像條件談不攏而作罷。
經濟部農業機械化推行小組之設立
為籌劃及執行上述加速推行農業機械化方案,經濟部於59年4月成立農業機械化推行小組,先後由經濟部張研田次長及楊基銓次長為召集人聘請經濟部農業司司長、工業局局長、石油公司總經理、台糖公司總經理、農復會秘書長與植物生產組組長與農業信用組組長、經濟設計委員會、農林廳、糧食局、台大農學院、輔導會等機關首長為委員,開會決定農業機械化的推行政策。我兼任該小組執行秘書,參與各項計畫之研擬與執行。另外,副執行秘書由農業司林炎歡技正兼任,他有兩位年輕助理王茂剛和陳經幫助,許多推行小組相關庶務都由他們協助處理,我則在農復會約聘台大張漢聖講師兼差外,別無幫手,平常除了每月到經濟部開會外,一直坐鎮農復會運籌帷幄,倒是諸事得心應手。
該方案之執行由59年7月起至63年6月止整整四年,原計畫中有關農機生產成本與出售價格之降低,農機資金之籌措,推展機耕服務與試驗研究訓練之加強,農機一貫作業效益等計畫要項均大體上一一付諸實施。不過,原擬籌設之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卻因故未能實現,一直拖到許多年以後才設立小規模的「財團法人農業機械化研究發展中心」(簡稱農機研發中心),留待下回再述明原委吧。
「農機研發中心」基金募集經緯
為加強農機試驗研究與訓練,在「加速推行農業機械化方案」中,原有籌設「農業機械化研究所」之議。這是仿效日本訂定農業機械化促進法時設立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後來擴大為生物系特定產業技術研究推進機構,簡稱生研機構)的想法。不過,推行小組的有些委員認為研究所過分強調基本研究,而重點應放在發展方面,乃把名稱改為「財團法人農業機械化研究發展中心」。
當年推行小組本身年度經費主要由經濟部負責籌措,該部則請中國石油公司負責支應。事實上,農機化方案中也明列中油公司將農機用油予以優待,其差價專戶提存。當時中油公司胡新南總經理亦為該小組的委員,每年度研提計畫預算時,他都十分慷慨的同意。
不知何故,可能會計年度關係,研提第三年度小組計畫時發覺該小組預算居然多出一千萬元,我當時提案應運用此一千萬外,另募捐一千萬共兩千萬元為農機研發中心的基金,獲得各委員一致同意。我即刻發動募捐活動,當時適逢農機工業的鑽石時段,新台灣農機公司何榮庭董事長率先響應,一口答應捐出200萬元,另加該公司在高雄縣岡山縱貫公路旁兩公頃多土地和兩棟二層樓房為農機研發中心之基地。接著大地菱農機公司劉頂振董事長允諾捐款100萬元,其他規模較小者也踴躍捐款,如三久公司(當時規模很小)林榮郎董事長答應首次捐獻39萬元以回應三久之意,令人印象深刻。為留下記錄並感謝熱心捐獻的其他廠商和機關,列舉名稱如下(如有出入請函告以便更正)﹕台灣省農工企業50萬、順光50萬、國華30萬、榮順10萬、國際20萬、嘉林5萬、大田1萬、台灣汽車5千;廠商以外,土銀、合庫、糧食局、公賣局、中油、台糖、台北市建設局各50萬,農林廳、退輔會各20萬、省農會5萬元。首批募捐共得890萬5千元,以將近30年前的當年來說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了。
第二批募捐則一直拖到中心即將成立的時候,大約在民國73年,捐款者有:台銀50萬、野興50萬、佳農23萬、端翔10萬、力達5萬、大發5萬、銓原2萬、建凱2萬、立佳1萬、吳維健1萬,本階段共募得149萬元。
首批募捐任務自然落在推行小組執行秘書的我頭上,非常感激當年他們慷慨解囊的義舉,不過也有很大的遺憾就是我最接近的單位卻未能共襄盛舉。例如,中國農機公司為早期的農機業界龍頭老大,到60年代因經營不善,已嚴重陷入財務困難,開始遣散人員而自顧不暇,遑論捐獻了。其次是我的服務單位,我向當時的李崇道秘書長稟報,他說:「老彭啊!別提財團法人了,什麼中心了,好不好。我聽到什麼中心就會起雞皮疙瘩,什麼養鴨中心、亞蔬中心等讓我們頭疼死了。」(大意是如此)。當然捐款免談了。
平心而論,李秘書長似乎也非全然反對農業機械化,而可能是以管家的心態思考問題。譬如,有一年我研提一千萬元計畫補助台大興建農機館,這一次卻輪到我的頂頭上司黃正華處長提出異議,他提不出反對理由,就是不肯簽字,反而李秘書長原則上同意,他私下要我向黃處長力爭。我乃向黃處長說,農機化方案中明列協助台大農工系農機研究所充實設備在案,而他卻說方案中載明經費應由國科會協助,再說方案中也未列明一千萬元,力爭結果是減半為五百萬元了。據說另外五百萬元被黃處長挪移給種苗繁殖場,補助該場興建了三層辦公大樓。
本來依原先規劃,當年一千萬元可在現在台大農機館址上興建四層更寬的大樓,第四層歸農機研發中心使用的安排。減半以後的五百萬元也非小數目,棄之可惜,當時農工系施嘉昌系主任乃以五百萬元為基數向台大當局力爭兩百五十萬元為配合款,終於興建了現在的三層農機館大樓,自然歸農機研發中心使用的第四層無翼而飛了。雖然不滿意,但結局尚可接受。農工系農機組獨立成系已有棲身之所了。因此,施主任乃有感而發說﹕「農復(發)會植物生產組的彭添松一人對母系農機組的貢獻比水利組的一夥系友對母系水利組的貢獻還大」云云。事實上,上述施言也未必持平,因水利組涵蓋範圍大,對象機關多,且時機也不盡相同。儘管如此,台大農機系同仁仍有人私下批評我對台大研提年度計畫支持度遠不如他校或其他單位等。譬如,我每年研提支持興大黃陽仁教授研發花生聯合收穫機達十多年,跨越農復會、農發會、農委會三代,可能打破記錄吧。不過那是特殊個案而非通案,反正每人有個人尺度而看法、想法不同,這就是民主化後的多元現象吧。上述三層農機館大樓由農政單位補助興建,其實民國四十年代初期,就由張舉珊講師研提計畫獲得當時農復會馬逢周技正之支持,興建了兩層現在的農機二號館,該館建築工程費20萬元,全額補助,台大農機同仁可說甚早就得天獨厚的了。
話題要轉到第二批募捐農機研發中心基金,為該中心正準備開辦之際,那時吳維健技正已回到農委會服務(他總共三進三出農復會、農發會、農委會),勸募工作就落在我們兩人肩上。例如,台銀捐獻就是他運用了當時台銀何顯重總經理的姻親關係,吳技正本身也捐出一萬元,是惟一的個人捐獻了。雖然,當時內定為該中心兼任主任的張漢聖教授(本職為台大農機系系主任)向我提議也要一齊響應,不過我未呼應,一則小金額於事無補,再則如我們也加入個人捐獻行列,則吳技正的惟一性就失去意義了。無論如何,張教授的心意還是應在此予以披露。
農機研發中心於民國73年成立以後,由業界、機關、農機同仁等陸續捐獻甚多,如三久、三升、利光、大地菱、建凱、豐洲、益農、鴻伸、萬得富、兩和、佳農、最好、新酉、卓美、農機公會、台北市農會、桃園水利會、台大農機系及嘉義技術學院農機系多位教授等每次捐款均刊登於本刊(「台灣農業機械」雙月刊)在此不予以重覆。(下期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