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生物產業機械: 倉庫的故事

Tuesday, November 20, 2007

倉庫的故事

倉庫是屯積存糧的地方,以往的觀念是只要有一個偌大的空間就可以了。後來發現倉庫的設計及功能並不僅是一個空間而已,而是要有一個提供稻穀好好舒眠的地方。若然如此,學問就大了。要知道,農民辛苦自整地、播種、施肥、噴藥經歷所有的過程,所謂血汗田中流,粒粒皆辛苦,其目的不外乎要作物好好成長,最後能歡呼收割。若到頭來功虧一匱地讓收成的稻穀在儲存期間損壞,那不僅是罪過一椿,而是暴殄天物,天地不容。

早期的倉庫用木造,常被糧管人員誇稱為最通風的一種型式,只是這些木造倉庫在未經鑑定為古蹟之前早已被拆除殆盡。除此之外,曾經有一段時期因為存糧太多,倉容不足,還在外面堆積成山,上面覆蓋稻草,稱為野積倉,真是蔚為奇觀。後來糧食局興建許多局倉,此時已改用鋼筋水泥或磚牆,萬年不毀,其上面有通風設備,使稻穀維持既乾且爽,因而有較佳的品質;只是這些倉庫效果仍然有限,三年的存糧往往最後被碾成飼料,淪落至此,殊為可惜。後來有試驗吹冷氣,米質更好。當時在羅東做試驗,曾被倉庫人員譏為不食人間煙火,人都享受不了那麼舒適的環境,還要長期用電製造冷氣給稻穀吹,不是頭殼壞去,就是另一種暴殄天物的作法!



今日的倉庫建造,則完全摒除舊有的觀念。不但要有冷氣保持穀物品質,而且要能散裝儲存,進出倉完全自動化。明知這種倉儲的優點,但想法的改變與執行往往要經歷半個世紀。因此由國外的圓筒漏斗倉,配合乾燥中心的相關設備,乃相輔相成,成為一套相互為用的設備,進一步落實二段式乾燥的理念。雖然經過九二一大地震的洗禮之後,泰半的高腳圓筒漏斗倉應聲倒塌,其他型式的倉庫有些也無法幸免。為因應這種百年一見的災禍,除要求結構上的補強外,更促成地方性濃的方形倉興起,外觀有如四行倉庫。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整個系統的運作,反而更有保障。

二段式乾燥理論之形成,有幾項客觀的因素:其一,原先的乾燥設備容量無法增加;其二是收穫期集中的問題難以獲得舒解。所謂二段式乾燥是將稻穀乾燥的過程分成二階段。第一階段稻穀水分含量高,乾燥快速;第二階段稻穀水分低至18%以下,乾燥速率減緩。因此為充分利用現有之乾燥設備,若能先將所有濕穀乾至18%時立即出倉暫存,然後騰出空間乾燥另一批濕穀。18%時出倉的半濕穀則存放於冷藏倉內,俟乾燥機有空閒時,再侍機出倉,完成最後乾燥,或直接利用冷藏機之通風設備將半乾濕穀以低溫通風乾燥至15%,然後再碾成白米包裝上市。

配合二段式乾燥系統之建立,許多農會乃追隨潮流申設冷藏倉。這些低溫冷藏倉本身均有斗升機,可以自行進行入倉、換倉及出倉作業。對於農會未來穀倉的調度反而比舊有之鋼骨倉方便、迅速。由於這些圓筒或方型鐵皮倉之高度均很高,且需具有冷藏的功能,倉壁均需熱絕緣,以減少熱流。在台灣的亞熱帶氣候下,四週的隔熱更為必要之措施;而冷藏乾燥的應用,也就成為維護稻米品質之不二法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