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彎刀(Reaping Hook) 或鐮刀 以人手持鐮刀收割穀物,一人天約可收穫二至三分地。穀物整束切割後再用人手捆綁。 |
搖擺型鐮刀(The Cradle) 此型亦為手持式,有一片較寬廣的刀面上固定有輕型禾架,並有四條導爪,以利刀鋒切割桔桿。操作者持刀向左捽動,被切割的榖桿會集中在左邊的壠上,然後再耙起裝袋或堆積。在收割機未問世前,這是普遍使用的工具,其期間在1776-1840。每人天的工作量約八分地。 |
長柄大鐮刀(The Scythe) 長柄大鐮刀(Scythe) 這種長柄大鐮刀常與收割彎刀同時使用,收割時採用揮動的方式,故以割草為主,但有時也用來收燕麥及黑麥。但很少用來收小麥。其人天工作量可達一公頃地。 |
世界第一台收割機(The World's First Reaper) 這是第一台問世的收割機,1831年麥孔米克(McCormick)製造。其部件包括:
|
麥孔米克專利型收割機(McCormick's Patent Reaping Machine) 1857年麥孔米克之專利收割機可兼收穫與割草的功能。機構與1831相同,但另設一個操作人的座位及耙出工人的座位。另外重要的改善是割刀改為分段組合,以便更換。其主動輪也改用金屬材料。其動力可用兩匹馬牽引,其割寬也較大。 |
麥孔米克專利型收割機(McCormick's Patent Reaping Machine) 製造於1852-1865,期間屢經改良。這一機型駕駛者與耙出工人均有座位,其割寬也增加 |
自耙型收割機(The Automatic Self-Rake Reaper) 麥孔米克自耙型收割機於1858年申請專利,但在1862年後才開始製造販售。後來(1875)也有效率較高的機型出現。"老可靠(Old Reliable)"這個機型曾經聞名一時,只要一人操作,收割後的桔桿可以自動由平台掃出,置於地上。另一人可以幫忙捆紮的工作。但由於機械操作速度加 快,捆紮的工人需4-5人。 |
麥孔米克兼用機(McCormick Combination Reaper and Mower) 麥孔米克兼用機可以收割穀物及牧草,這是更先進的功能。此機型在1869-1879間販售。迴轉輪具有自動耙起的功能,而且可以分離,直接改成牧草收割機。 |
濕地型收割機(The Marsh Type Harvester) 濕地型收割機製造於 1875-1883,具有相同的收割機構,但加上一個輸送帶及捆紮平台。收穫的桔桿送上平台後,平台上有二名工人用手作捆紮的工作。這種機型比前一型至少將捆紮工由4-5名減為二名。 |
麥孔米克收割兼捆紮機(McCormick Harvester and Binder) 1876新的麥孔米克之收割機與捆紮機在市面出現。這是第一台面世的自動捆紮機。當時造成相當轟動,許多人遠從他地來就是要看看這一台僅需一人操作的收割機,收割與捆紮一貫化作業。在1877 與 1885 年間,麥孔米克至少銷售五萬台。 |
麥孔米克收割兼捆紮機(McCormick Harvester and Binder) 1881年麥孔米克的新機型為具有繩捆紮功能的收割機問世。這是第一部能用繩捆紮的機器,至此功能大概定型。後來的機型都是較細節改進而已,諸如耐用性提高,需要的拉力減低等等。 |
麥孔米克收割兼捆紮機(McCormick Harvester and Binder) 這是利用輕鋼材作成的捆紮機,販售於1885年。其打結機構第一次改良,同時也改善迴轉輪的結構,使收割的桔桿可以順利下落。平台後方增加帆布,並利用迴轉輪調節其寬度。 |
曳引機為動力的麥孔米克收割捆紮機(McCormick-Deering Tractor Binder) 利用法莫牌(Farmall)曳引機為動力,經由後方動力導出驅動軸帶動,使捆紮機的動力不再來自地輪。畜力拖帶的方式乃逐漸被曳引機取代。 |
曳引機為動力的麥孔米克收割脫粒機(McCormick-Deering Tractor Binder) 這是最先進的麥孔米克收割捆紮兼用機型。其工作量每天可達16-20公頃。而且完全一貫作業,由收割、脫粒清選到送入穀箱。穀物再由穀箱輸送至機動貨卡或拖車,直接進入乾燥場。 |
堆壠式收穫機(The Windrow-Harvester) 這種型式之收穫機係將穀物收割後將其置於割後的地面,成行地堆放。這些穀物在田間會自然風乾,再利用其他檢拾機具拾起,送入平台進行脫粒作業。這種機械可以將穀物提早收割,避免風害或雹災。通常較適用於木質作物,此時雜草會先乾掉,容易在脫粒時處理。 |
Grain Harvesting History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McCormick Reaper Centennial Source Material (International Harvester Company: Chicago) 193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