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耕的政策對農業而言,總是一種消極的辦法。雖然稻米生產過剩的問題可以暫時解決,實際上很難說已經全盤得到解決。只是政府必須花大筆的經費,進行勸導工作。從耕作轉變為不耕作,從前農民克勤克儉的精神逐漸喪失,農村活力因而逐漸消減於無形。此過程中,影響最大的是代耕中心及育苗中心,前者因為代耕的業務量減少,使得農業機械的消售量大為下降,農機廠商的業務也受到波及。
水稻育苗中心原為搭配插秧機之使用所衍生的行業。在沒有插秧機的時代,農民都必須自行育苗,然後人工插植。使用插秧機後,秧苗的品質要求提高,為適合機械的應用,其規格也必須一致。專業育苗乃應運而生,專業分工的農業因而形成,這是亞洲特有的制度,可能也是世界運行最順利的一個制度。在穩定時期全省原有六百餘家水稻育苗中心運作,供應其附近所需的秧苗量。這些育苗中心一時成為農村的典型農企業,其經營管理相當機械化與自動化。休耕政策開始後,部份的育苗中心只好休業,或合併。農民為降低成本,曾經有一段時間開始南秧北調之措施,除了因為氣候因素使然外,休耕也是主要的因素。
代耕中心興起於整地作業,多數由大農戶自行組成,亦有許多小農戶合作為代耕體的方式,平時自己耕作,有餘力才進行代耕的工作。後來,有些代耕中心規模擴大,代耕的地區也由南而北。初時所用的曳引機較小,但因需要而有大型化的趨勢。大型機具乃在台灣的小田面積下廣泛使用。代耕制度也是當初政府大力推廣的結果,其作業範圍也由整地逐漸擴張到插秧、收穫。全省的農事作業幾乎由這些代耕中心包辦,其業務因而蒸蒸日上。台灣農業機械化之所以如此發達,這些代耕中心的功不可沒。
休耕則間接影響代耕業者之業務。當初這些代耕業者都是農民組成,休耕的措施使他們的業務量縮小。代耕的工作事實上相當辛苦,日出而入,日入而息,有時連晚間也要趕工。目前這些代耕農年歲已高,隨時有凋零的趨勢。當然,上述問題大部份是時勢所趨,然休耕等於加重問題的嚴重性。未來農業何去何從,頗令人擔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